本報訊(記者李俊 通訊員朱素芳 毛芸)昨日,江漢區民意街的“愛心銀行”志願者彭鳳珍來到社區,從自己的“愛心銀行”存摺里,用70小時的服務積分,“兌換”了一袋10公斤的大米。這是民意街“愛心銀行”首筆“取款”。
  2007年,江漢區開始試行推廣“晚晴志願者愛心時間儲蓄”(簡稱“愛心銀行”),鼓勵70歲以下的低齡老人和中年人幫助高齡老人,減輕社會和政府的負擔。志願者們將服務時間“儲蓄”起來,日後等自己需要他人幫助時,可以隨時“支取”時間,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務。
  多年來,“愛心銀行”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,但是愛心存款“只存不取”。為了打破這一瓶頸,民意街創新“取款”形式,採取“以時間換積分,積分兌物資”的辦法,鼓勵“取款”。
  今年55歲的彭鳳珍是舞臺社區的低保戶。2年前,她加入“愛心銀行”志願者隊伍,每隔一天都要到空巢老人85歲的黃丫丫家中買菜做飯,幫老人打掃衛生。2年來,她的“愛心銀行”存摺上,已經存下了280多小時。昨天,社區通知她來“取款”。
  10分兌換一小袋味精、100分兌換5升食用油……在“愛心銀行”兌換區,彭鳳珍“取款”後高興地說:“這是我用‘愛心’換來的,吃得肯定香。”
  民意街負責人表示,“愛心銀行”只存不取的現象,肯定會影響志願者的積極性。他們通過物資“兌現”的形式,鼓勵志願者“取款”,兌得越多,獎勵越多。“凡在一年裡,‘兌時’超過100小時積分的志願者,還將成為星級志願者,接受街道志願者‘加油站’的額外獎勵”。  (原標題:“愛心銀行” 為志願者兌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04akwr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